侵權通知
若您是文章或圖片的作者本人或其代表人 不同意本部落分享引用文章或影音圖檔 請來信通知.當即刻移除 gold.9999@hotmail.com.tw 或請留言 造成您的不便.實感抱歉...

台灣加權指數 菲波納契(Fibonacci數列)實戰應用  

2013/07/03 從圖表上看到加權指數昨日上漲最高來到8064,收盤收黑K線,連續3日K線均未能有效站上0.5的壓力,且出現烏雲罩頂吞沒訊號確認壓力有效,多單可於下一個交易日出場,所以今日開盤即可獲利出場。

 

文章標籤

挖掘大牛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菲波納契黃金分割率關鍵點交易法課程

第一單元:菲波納契黃金分割率關鍵點交易法入門

 

     一、菲波納契黃金率交易法產生的歷史

我的老師就是一名金融市場的交易員。我在26歲那年就做了我人生中的第一筆交易。記得是根據基本常識而買進的一檔股票,這個交易讓我小賺了一筆。從那時起我就對股票市場感到著迷,希望全職從事這種工作,但我那時不得不把精力先集中在學習上。我後來進入了證券和期貨的行業1999年我成為一名操盤手。但在90%的時間裡,我都在辦公室的交易室進行交易。辦公室約有20名同事,許多人看著我交易後也開始跟著做起同樣的事情。我們當時大多在買賣有時供應量很少的櫃檯股票,還有交易量經常有限的一些期貨,因為當時還沒有建立今天的期權交易所。在那個時候,如果你想退市,出售期貨時,真的不得不看看周圍的情況。議價是要預約的!當時的狀況的確很難,但這是很有價值的經驗,我學會了許多東西。從那以後我便一直在從事交易。

股票交易越來越順手,大約在2000年左右,我決定要對期貨市場進行研究。我的計畫是,放棄我一直使用在交易的交易工具,轉做我當時知道是要求很高但潛在回報率最高的遊戲。之所以選擇在當時做轉變,是與我對我生命的階段的理解有關的。當時,我認為自已已經“站穩腳跟”,可以完成我預期的艱難的轉變。同時,我認為我的知識水準和交易技能也可以應付這個新的挑戰。我很快意識到兩件事情:我一直等到自己“站穩腳跟”之後才開始轉變,這是個正確決定;我遇到的挑戰要比我想像的大。這裡我要講一下我的漫長歷險中重要的部分,我是怎樣開始的,怎樣得到在期貨界鼎鼎有名的良師的指點和幫助,以及怎樣在股票和期貨交易中取得成功。

我的一位良師是一位非常成功、隱遁的CTA(國外商品交易顧問)。在90年代的市場運作中,這個大師是一位真正的時代英雄。他以基本面分析為基礎的非判斷式數學體系結構非常清晰。他在當時過去五年裡從農產品期貨裡賺了個盆滿缽滿。然而,在90年代晚期的通貨膨脹高峰之後,以及隨後的供應(穀物)管道向海外敞開之後,他的交易系統崩潰了。我們交往了大約三年。我從他那裡學到很多,他嚴格地、完全根據非判斷式系統進行交易。他教導我:(1)沒有絕對的英雄,只有一時的英雄。(2)所有的非判斷式機械系統最終都會失敗(不再賺錢),而你只能希望在它還管用的時候利用它。(3)一旦你的知識基礎有了必要的信任、資格和前提條件,你就可以從一位真正的專家那裡收集優異資訊。(4)非判斷式系統如果能實現50%交易成功率就非常幸運了,30%可以接受。(5)以非判斷式系統交易是非常困難的而且壓力很大,需要很高的專心程度、勤奮和自律。(6)整個交易過程中有很大挑戰、滿足感和發現的快樂。

我的第二位良師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判斷式交易人,他告訴我去學習”置換移動平均線”Displaced Moving AveragesDMA),我想當時是出於憐憫才告訴我的。當然,告訴我學習DMA之後,他不得不向我解釋那是什麼。這樣,他才終於能讓我從他眼前消失,使他能回到主機前繼續工作。似乎那些日子裡我發現的真正成功的交易人都有自己的交易系統,而且都非常古怪而且遁世。我與這個人一起花了不到30分鐘的時間,但由此我有了明確的方向。三年之後,當我把我的研究結果與他的進行比較時,我發現它們驚人的相似。比較我們的研究也僅花了30分鐘時間。這是我與這個人的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會面。現在,我也擁有了一種可盈利的、還比較協調的判斷式交易方法。但是,這種方法也不總是那麼火爆,大約50%的贏率,而且有時候會回陷很多。雖然我的方法還不錯,但我感到非常不滿意。必要性是發明之母,這導致了我的第一項重要的獨立發現,擺動指標預測器(Oscillator Predictor),一個真正的先行指標。有了它,我就可以捕捉到利潤,避免風險性大的進場。

我的另一位良師給我講述了一位名叫斐波納契(Fibonacci)的義大利數學家的故事,從那之後我的技巧才真正開始突飛猛進。這位良師也很古怪。他沒有系統,而且除了隱遁之外,我找不到任何可以形容他的詞。這個人確實是我所遇到過的最出色的交易人。他絕對是根據判斷進行交易的,我曾經見到他精確記錄下最高價、最低價、中間回升最高價和中間折返最低價,只要你能想到的,他都做了記錄!他的交易風格超出了我所想到過的任何合理的預期,而他就是在我的注視下當場這麼幹的!直到有天下午他簡短地把他所做的事情教給我,我才發現這些技巧對於穩固的、盈利性的交易是遠遠不夠的。而這一次,生活再次從我身邊奪走了一位英雄,我眼見他從富有變成窮困,最後破產,背著一堆債務。毫無疑問,這聖杯似乎有太多需要彌補的漏洞。在我自己進行了多年實踐之後,我用深刻教訓換來了8條重要的經驗總結,它們是非常重要的。我將在下面第二節的”判斷式交易法及應該遵循的準則”詳細列出。

就是通過三位良師的啟發,我在90年代初期到中期的這段時間內,在從事商品期貨的交易實戰中,我研究,探索,試驗,總結,再檢驗,不斷地循環往復,最終形成了一套獨特的交易判斷式交易方法—菲波納契黃金分割率關鍵點交易法,又稱帝納波利點位元元交易法

二、菲波納契黃金分割率關鍵點交易法簡介

你是否喜歡這樣的交易方法?只要你一進入交易,它就向你提供預先確定的進場點,合理的緊急止損點和可預先計算的利潤目標。當然,我們並不滿足於此,除上述之外還要有高比例的盈利。所有這些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可以通過在整體交易方法中加入高品質的領先指標與落後指標而成為現實。

菲波納契黃金分割率關鍵點交易法就是這樣的一整套完備的方法。這套方法由高品質的落後指標,精准的先行指標,特有的超買超賣分析和九種方向性圖形模式形成了一個獨特的交易體系。

 

文章標籤

挖掘大牛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eigu.com 2012-02-09 13:54:57 來源:i美股原文链接 作者:申文風 

放眼觀美股是i美股從投資角度介紹美股市場上有成功或者特俗商業模式公司的一個特色欄目。本期向大家介紹巴菲特第一重倉股:全球飲料巨頭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最初由美國佐治亞州的藥劑師潘伯頓和同事于1986年偶然得到,因顧客一致認為這種飲料的味道極好,潘伯頓將其按五美分每玻璃杯銷售,可口可樂的商業化正式開始,1892年可口可樂公司成立,1962年可口可樂在紐交所掛牌上市,到2010年可口可樂擁有3500種以上的飲料品牌,產品覆蓋200多個國家,員工近14萬人,2011年營收465.42億美元。

可口可樂公司擁有3500個以上飲料品牌組合,從傳統的軟飲料到果汁、飲用水、運動型飲料、茶、咖啡以及牛奶型飲料等,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零度可口可樂,2009年單一品牌銷量達6億箱(cases)相當於整個德國市場全部產品的銷量,旗下其他著名品牌還包括雪碧、芬達等。

商業模式

許多消費者可能並沒有意識到一點的是大多數的可口可樂產品並不可口可樂公司自己生產的,下面我們簡單的闡述下可口可樂商業模式(The Coca-Cola System),可口可樂的生態中主要存在三個環節:

1. 可口可樂公司:主要生產並向瓶裝廠出售濃縮液,負責可口可樂品牌的市場推廣活動(電視廣告/網路廣告/體育贊助以及包裝的設計等);

2. 瓶裝廠:瓶裝廠是可口可樂商業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聯繫著可口可樂公司和客戶,主要負責生產、裝瓶、並將產品推向全球,絕大多數瓶裝獨立于可口可樂公司;

3. 客戶:即最終與消費者聯繫的便利店、餐館、大賣場、電影院等,向最終消費者出售可口可樂產品。

可口可樂公司憑藉這種“特許瓶裝”的模式將產品推向全球200多個國家,成為一個專注當地語系化的國際公司,在可口可樂300多個合作瓶裝廠中,有國際化的上市公司(如可口可樂經銷CCE,市值約85億美元),也有家庭式的小公司運營。

可口可樂主要業務為生產配置飲料的濃縮液以及部分成品飲料(finished products business)組成,其中成品飲料的業務由CCR (並購CCE的北美瓶裝業務)以及其他控制的瓶裝廠(通過BottlingInvestments 管理)運營,成品業務相比濃縮液通常能夠獲得較高的淨營收,但其毛利率更低。

如上圖所示,2010年可口可樂運營營收中51%來自濃縮液業務,49%來自成品飲料,相比2009年上升3個百分點主要因2010年收購可口可樂經銷CCE的北美瓶裝業務合併報表所致。2009年全球範圍內大約79%的可口可樂產品由沒有控股權益(controlling interest)的協力廠商瓶裝廠生產,算上2010年收購的CCE北美業務這一數字下降至72%

可口可樂最初憑藉這種特殊瓶裝的模式迅速擴張,但其也存在不少問題,瓶裝廠有時與可口可樂公司的商業決策並不一致,可口可樂公司需不斷的對出現“問題”瓶裝廠進行股權收購或出售,可能對公司利潤率產生不利影響。

運營及財務情況

可口可樂公司2011年營收達465.42億美元,其中北美地區營收205.71億美元(部分因合併CCE北美業務所致),占比約44.20%2010年北美營收占比約31.91%,其餘營收占比較大的包括歐洲地區54.74億美元、拉美地區46.9億美元、太平洋地區58.38億美元以及Bottling Investments 85.91億美元。

可口可樂公司通過成品飲料和濃縮液的銷量來衡量運營表現,如下圖所示,2010年全球範圍內成品和濃縮液的銷量均增長5%,其中非洲及歐亞大陸地區增長最為迅速,達到了12%

 

2011年可口可樂全球範圍內銷量增長達5%,其中非洲及亞歐大陸增長6%,太平洋地區增長6%(中國地區增長13%,過去十年中九年取得雙位數增長)。

近三年可口可樂營收由309.9億美元增長至465.42億美元(部分因2010年收購CCE北美瓶裝業務所致),淨利潤由68.24億美元增長至85.72億美元,EPS2.93美元增長至3.69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約12.2%,同時淨利率由22.02滑落至18.41%

注:2010年收購CCE北美業務計入一次性損益49.78億美元,2010CCE北美業務貢獻營收36.37億美元(102日至1231日)。

增長策略

可口可樂公司在年報中寫到公司將聚焦到市場推廣、商業領導、特許經營、瓶裝分銷等四個方面來維持公司以及可口可樂生態鏈的長期增長,也就是說可口可樂公司將通過持續的廣告、贊助、新興市場擴大基礎設施(如飲料售貨機),以及憑藉可口可樂公司的資金及豐富的經驗幫助困境瓶裝廠創造共贏生態。

目前人們每天消費各式飲料產品約55億次(servings),其中可口可樂產品達17億次,占比約30.9%,可口可樂公司預計到2020年將讓人們每天將消費30億次以上可口可樂產品,以及可口可樂生態系統(The Coca-Cola System)的營收翻翻和更高的利潤率。

順便闡述下可口可樂在中國的發展狀況,基本上可以分成兩個階段:

一、1949年以前:1927年可口可樂中國的第一家瓶裝廠在上海設立,到1949年上海成為美國之外第一個年銷量超100萬箱的城市,1949年可口可樂停止了中國的業務。

二、1978年至今:1978年中美建交可口可樂便宣佈重返中國市場,1981年北京設立第一家可口可樂瓶裝廠,在中國,可口可樂公司主要與全資控股的可口可樂中國實業有限公司、太古、中糧可口可樂等三家公司合作,分別在各自專營地區擁有並運營一系列下屬裝瓶公司。

可口可樂中國地區的營收在過去十年中的九年取得了兩位數增長,目前中國占占可口可樂全球銷售量的7%2011上半年,可口可樂在中國銷售了逾10億箱(case)產品,比5年前高出一倍。

股價表現及估值

可口可樂公司1962年登陸紐交所,已連續49年發放股利,也就是說從上市頭年就發放股利至今,按複權價格計算,可口可樂公司股票累積收益約120倍,最近十年的漲幅達到了53.42%2011年上漲6.69%,同期標普500持平,目前市盈率約18.16倍,股息收益率2.74%

另外關於可口可樂不得不提的是巴菲特,巴菲特1988年買入可口可樂股票5.93億美元,一年後大幅增持近一倍,經過之後增持,總投資約13億美元,按複權價格計算,可口可樂1988年底至今漲幅達11.35倍,而同期標普500漲幅為3.85倍。

下圖為可口可樂公司與主要消費類公司財務及估值對比,TTM市盈率相比百事出現約8.4%的溢價,與寶潔、高露潔等基本持平,可口可樂公司股息收益率與百事、寶潔、高露潔相差不大,股息支付率49.80%,因可口可樂的特許瓶裝模式,其毛利率和淨利率均高於消費類大市值公司。

可口可樂目前的風險因素主要有競爭帶來的利潤率壓力,不利匯率影響(2010年約57%的收入來自美國之外),合作瓶裝廠的整合,以及美國因肥胖問題可能出臺蘇打稅對成本的壓力和CCE北美業務整合風險。(雪球財經申文風)

本文提到的股票:$可口可樂(KO$

 

文章標籤

挖掘大牛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